查看原文
其他

​成文丽:义工领域社工服务专业性如何体现?

​成文丽 社工观察 2017-06-24

笔者从事社会工作4年,其中从事义工领域社会工作3.5年。曾与几位督导探讨期望走专业路线时都被劝说,义工领域专业性不够,要想走专业路线,就不能做义工领域,对此笔者非常不认同。因此撰写此文表达自己对义工领域专业性的理解,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


本文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后文中简称“家综”)的义工领域服务为主,文中的义工领域服务主要是指围绕义工所开展的一系列服务,包括义工招募、义工培训、义工管理、义工表彰、义工服务等,以及由义工服务深化后所衍生的队伍发展和组织孵化。

 

一、限制义工领域专业性的客观理由


广州市社工机构承接服务以家综服务和专项服务为主,而家综参照“3+x”模式开展服务。“3”是指家庭领域、长者领域、青少年领域,X则指除这三个领域外的其他领域,比如残障领域、义工领域等。义工领域是备选领域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域专业性的发展。


众所周知,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常用手法。相对来说,大家都认同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专业性较强。义工领域较少涉及个案工作,一般以一些小组、一些社区活动及义工招募、义工培训、义工管理、义工表彰、义工服务等组成。而这些很难看出社工的专业性,因此,义工领域被认为专业性不够似乎理所当然。

 

然而,笔者认为,义工领域服务是能将社区工作效果发挥到极佳的服务领域,也是独具专业特色的领域。社区工作因其宏观的分析角度和较广的接入层面、居民的集体参与性、事工目标与过程目标并重、充分运用社区资源等特点,需要社工具备宏观的分析视野,系统化、整体化、深入化的思考方式,坚信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并能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工作,通过多种工作方法接触并与社区群体建立关系等能力,而义工领域非常适合锻炼这些能力。开展好社区工作将有利于实现这4个具体目标和实践原则:1、以人为中心,促进社区居民的成长和进步;2、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培养民主精神;3、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尊重社区自决;4、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二、义工领域专业性的体现


(一)系统化的工作思路


以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为指导,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志愿者管理框架和制度,挖掘社区骨干和社区资源,搭建以志愿者资源库为主的社区资源库。并搭建一个社区群体都可以参与的社区平台,引导社区居民、义工等社区群体自主参与到社区事务中,发挥社区群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实现社区资源回应和解决社区需求和社区问题的目标。


此外,通过发掘和培养义工,促进义工团队内部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通过给予合作伙伴服务定位、服务意见和建议,以社工协助,义工、居民或者社会团体主导的方式,陪同义工、居民或者社会团体根据需求设计服务,提升实践能力和社区事务参与能力。

 

(二)社区发展模式在义工领域的应用


两年前,笔者跟进的义工团队以社区义工为主,义工服务积极性较弱。笔者为提升义工积极性,招募义工策划义工生日会。培训后,仅有两人报名参与策划,多种途径宣传招募后,最终只有四名义工参与策划。策划活动中,被问及如何通过该活动激发义工积极性时,义工们提出了“有的吃、有的玩、还有礼品拿”的宣传口号。该意见被否定后,义工们综合社工提出的吸引义工持续参与,控制活动成本等意见,最终设计出注重居民参与、控制成本的活动。活动中穿插了游戏、义工分享等环节吸引居民参与,传播义工精神。不仅不提供奖品,还通过策划义工带头捐赠,呼吁居民自带并分享美食,劝说社区商家低价或者赞助物资等方式控制活动成本。


本次活动的成功极大的激励了义工们的积极性。在社工的引导下,义工们分别以感恩父亲、感恩义工导师为主题开展了第二、第三次的义工生日会,号召社区居民做义工,号召成年男性带领孩子做义工,宣传“有时间做义工”、“全家一起做义工”等口号。


在这过程中,义工们承担活动的策划、组织、主持等工作。通过探讨社区需求,整合现有资源设计服务,并在活动中倡导居民参与社区事务,传播义工服务、亲子教育、感恩等理念,营造自助互助的社区氛围。


该类活动受到社区居民极大的欢迎,参与人数也不断增长,第三次举办时,招募信息仅发布四天就因人数爆满而停止报名,参与人员也由个人参与拓展为几个家庭参与,成年男性参与人数也逐渐增加。


2015年5月17日义工策划的第一期义工生日会合影


2016年6月19日义工策划的第二期义工生日会合影


2016年12月3日义工策划的第三期义工生日会合影


(三)社区照顾模式在义工领域的应用


据调查,义工参与志愿服务较多是想奉献社会。因此,照顾社区弱势群体是社区志愿者非常愿意参与的一项服务。此外,社区居民长期居住在社区中,熟悉社区事务,具备长期、稳定、快速有效的为弱势群体服务的先天条件。因此在义工领域推行社区照顾模式是非常合适的。笔者曾通过以下措施营造社区照顾氛围的形成。


1、招募义工参与社区探访、开班授课等服务,提升社区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强化社区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动力,营造自助互助的社区氛围。


2、通过严格管理志愿者平台,禁止发布虚假、未经验证、广告等消息,搭建了一个发布真实信息的社区参与平台。在社区中发现弱势群体需求后,通过平台发布求助信息,号召社区群体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物资等帮助,实现社区资源与社区需求的快速有效对接。


(四)小组工作在义工领域的应用


笔者认为,现有小组因节数限制,较难呈现小组发展过程全貌。然而,随着义工服务的深化发展而衍生的义工小分队或社会组织中却可以观察到小组发展的过程,并可根据发展阶段使用相应的技巧。


以曾跟进过的一个7-12岁的儿童舞蹈队为例。该舞蹈队由2-3名义工老师、16名左右社区儿童组成。因笔者跟进时,义工老师流动性较大,团队以成员自主管理为主,因而较完整、无干扰的呈现出成员互动和队伍发展情况。


当部分旧成员退出、新成员补充后,全体成员呈现出矛盾心理、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对社会工作者依赖性强等情况。社工通过召集舞蹈队老师、成员及其家长开展了一场探讨会,明确了发挥成员主动性,提升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的队伍发展目标。确定了包括由组员自主管理的值班制度、激励组员积极参与队伍管理的奖章制度等相关制度,并推选了队长。通过分组轮流值班、参与互动游戏、参加比赛等方式促进成员相互认识,营造互相信任的小组氛围。


当小组成员熟悉后,出现次小组,并出现沉默、批评、指责、冲突、对抗等行为。社工通过引导成员探讨相关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则做一些调整和细化,协助成员明确并遵守团队规则。根据管理制度处理对抗行为,同时通过示范、澄清、正向鼓励等方式促进成员间了解和理解。通过运用焦点回归法让成员自主探讨解决团队纠纷、团队契约、成员间互助、包容等问题,提升成员处理冲突和团队能力,加强小组凝聚力。


(五)资源整合技巧在义工领域的应用


义工尤其是社区义工是社区非常重要的资源。他们自主性高,愿意参与社区事务,并且熟悉社区事务,若能搭建义工资源库将会有力的促进社区工作的开展。此外,将对社区事务尤其是社区事务感兴趣的义工、社会组织或团体、企业等资源联合起来,搭建一个以义工资源库为主的社区资源库,通过三社联动甚至多方联动的方式可以极大发挥社区资源的优势。笔者在工作中就多次尝试以社工引导、义工或社会团体主导、居民参与的模式开展服务。


以曾经参与并获奖的广东省社工服务微电影(微视频)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优秀奖为例。看到活动信息时已是月中,而月底就截止报名及接收光碟。笔者通过一上午与摄影专长义工明确拍摄主题、拍摄分工等事宜,下午撰写好剧本。接着,社工、摄影专长义工、舞蹈队成员在周末花费两个半小时拍摄,摄影义工跟进后续剪辑。此外,笔者跟进邀请拍摄人员、探讨跟进、探讨剪辑等事宜花费了一些时间。极小的成本投入,但因整合社区资源,不仅极大的提高了社区居民和义工参与积极性,也快速完成拍摄,并获得奖项。

 

三、结语


从上文中可以看到,笔者通过关注社区发展的宏观角度,在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的指导下,发挥教育者、支持者、使能者等角色,综合运用社区工作和小组工作等手法,设计出整体化、系统化、深入化服务,有利于的推动了“推动社区居民参与,培养民主精神”、“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尊重社区自决”“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的具体目标和实践原则的实现。笔者认为这是义工领域专业性的体现,也是未来社工服务应该尝试的方向。社工在营造社区互助氛围的同时提升社区群体参与能力,不仅可以提升社区群体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和能力,激发社区原有动力,更可以实现三社联动,创新社会治理的目标。

 

作者简介:成文丽,初级助理社工师,湖南首届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三星级志愿者,擅长于系统化义工管理和激发义工服务积极性,修订了中心层面的《义工管理制度》和《义工培训规划》。通过个人或者团体,以服务项目申报或者纯比赛的方式参赛, 2014年度获得岭南社工宣传周社工智慧对对碰比赛团队三等奖,2016年度获得广东省社工服务微电影(微视频)征集评选展播活动优秀奖,快乐Teen使优秀义工组织奖,加菲猫欢乐跑优秀组织奖,入围益苗计划省赛。2017年度入围番禺区首届社会工作行业评选优秀品牌项目,开展服务被广州民政转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